NAS(网络附加存储)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的家庭或企业级存储设备,它具有集中管理数据、跨设备共享资源和保障数据安全的独特优势。相较于传统的移动硬盘或云盘,NAS能够实现7×24小时的稳定运行,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,且数据完全由用户掌控,有效避免隐私泄露的风险。本文将详细介绍NAS的使用技巧,帮助新手快速上手。
一、 NAS硬件初始化:从开箱到联网
1. 设备开箱与硬件组装
在开箱检查时,确保NAS主机、电源适配器、网线、硬盘托架及螺丝等组件齐全。例如,群晖DS220+系列通常附带快速安装指南和保修卡。
在安装硬盘时,务必佩戴防静电手环以避免静电损坏硬盘。将硬盘装入托架后,使用螺丝固定,并注意区分3.5英寸桌面盘与2.5英寸笔记本盘。
某用户因未正确固定硬盘螺丝,导致运行中硬盘松动,最终需要重新插拔并校验数据。这提醒我们在组装时要格外细心。
2. 首次启动与网络连接
将电源适配器连接 NAS 并插入插座,使用超五类或六类网线连接 NAS 与路由器的 LAN 口以确保稳定性。请避免使用Wi-Fi进行初始化。
通过观察指示灯状态判断 NAS 的运行情况:电源灯常亮表示设备正常通电,网络灯闪烁表示正在进行网络连接,网络灯常亮则表示已成功联网。硬盘灯闪烁表示正在读取或写入数据,若持续红灯则需检查硬盘健康状态。
大多数 NAS默认支持DHCP,可以自动获取 IP 地址。若需要手动设置,可以通过路由器管理界面查找对应 MAC 地址的 IP。
3. 访问 NAS管理界面
在浏览器中输入 NAS 的 IP 地址(如http://192.168.1.100
),进入初始化向导。部分品牌如威联通QSVP系列需要先下载并运行 Qfinder Pro 工具来定位设备。
在创建管理员账户时,建议使用强密码(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及特殊符号,长度≥12位)。同时,绑定邮箱或手机以便密码找回和安全通知。
存储池与卷配置是 NAS 使用的关键步骤。存储池支持多种模式,如 JBOD(线性拼接)、RAID 0(速度优先)、RAID 1(镜像备份)等。卷则是在存储池上划分的虚拟磁盘,用于存放文件或安装应用。例如,家庭用户选择 RAID 1 模式,将两块 4TB 硬盘组成存储池,实际可用空间为 4TB,数据自动备份,单盘故障不影响使用。
二、 NAS基础功能配置:文件共享与权限管理
1. 创建共享文件夹
通过文件管理器或控制面板进入共享文件夹创建界面。在协议选择时,SMB 适用于 Windows 和 macOS 等多系统,默认支持局域网文件共享;AFP 是 macOS 的专属协议,优化 Mac 设备访问速度;NFS 则适用于 Linux/Unix 系统的服务器级应用。
使用英文命名共享文件夹(如Photos_2024
),避免中文或特殊字符导致兼容性问题。回收站功能可以防止误删文件,但需定期清理以释放空间。
例如,某设计团队创建了一个命名为“Project_A”的共享文件夹,设置了 SMB 协议,并仅限团队成员访问,确保项目文件的安全共享。